大哥小說網 > 大明完美暴君 > 第三百三十六章 南都命脈
  皇帝的一句是否要為他們辯解,可是嚇壞了王象乾。

  他趕忙躬身作揖,連連呼道臣不敢之類的話語。

  自己也沒問什么啊,只是覺得太過突然,發出疑問而已,陛下怎么就怒了呢。

  他一個當代人,自然是無法去理解朱由校這個后世人,內心是多么的痛恨這些晉商。

  這些辱沒祖宗先人的狗奴才,就是把他們挫骨揚灰,都算是輕的了。

  好好的人上人不當,非要去剃個豬尾巴辮子跪在野豬們的面前喊著主子,真是天生奴性。

  “是朕剛剛太過激動了,首輔莫怪,只是你實在不知道這其中的內情啊!”

  “你們如果知道了這些商人背后做的那些缺德事,毫無人性的一面,你們也不會繼續容忍下去的。”

  擔任過宣大總督的王在晉對這事頗感興趣,立刻上前詢問道:

  “不知這其中有何內情呢?”

  朱由校自然是不會說的,一口就將王在晉給回絕了。

  “兩日后的大朝會,你們就知道了!”

  陛下又要開大朝會?看來是真的有重要事情了,他們回去以后得好好準備一下。

  朱由校本來還想將稅收制度的改革也提出來的,不過想了想還是算了,現在時機還不成熟。

  路子要一步一步走,飯要一口一口的吃,他現在得先把江南那些人積欠的賦稅給追繳回來才行。

  還有晉商一案,以及如何擺平那些宗室藩王。

  只要這三件事能夠落實到位,天啟二年的大明朝,將會改變許多。

  不說別的,只要能將藩王們的俸祿停止發放一年,他就能拿著這批錢糧去辦許多事。

  現在的大明朝,光是親王就有二十多位,二十多萬石糧啊,可以解決多少百姓的溫飽。

  那些郡王、鎮國將軍之類的在加起來,已經超過了百萬石糧米,幾十萬兩白銀。

  至少錢糧方面,他不會在這么拮據了,一些改革的方案也該提上日程了。

  再加上追繳回來的賦稅,國庫將會是近二十年來,最為豐盈的時候。

  至于晉商們的家產,那自然是屬于他私人的,錦衣衛和羽林軍辦的差,怎么可能分給戶部。

  此時的朱由校,已經萌生出了換內閣首輔的想法,王象乾當任首輔的任務已經完成了。

  現在的朝堂,已經不需要他這被迫成為保皇派的中立者來維持局面了。

  朱由校自己拉起來,組建的新黨派,已經是話語權最大的了,文官們很難再去阻止他做什么事了。

  是時候把徐光啟這個擁有新思想、新思維的人給頂替上來了。

  他自小和洋人打交道,懂的佛郎機語言,對他們的文化和文明有基本的了解,將來與外國的交涉,必定少不了他。

  他也知道不少新奇的事,在某種程度上,或者說,在一些新科技的研發普及上面,他們兩個還會有共同語言呢!

  天啟朝改革的首輔,非他莫屬!

  稅收制度還沒有晚善解決之前,王象乾還得在這個位置上好好呆著,這個大鍋,真是非他來背不可啊。

  幾位大臣看到皇帝深思的表情,也識趣的告退了。

  大臣們走了沒多久,朱由校就詔見了負責值守乾清宮的一名錦衣衛千戶。

  “你拿著朕的這些手諭令旨和劍印,挑選幾個武藝高強的手下,立刻出城去南京,把朕的諭令傳達給張世澤和李之才,一定要快!”

  千戶小心翼翼的從王朝輔手中接過手諭令旨,和調兵的劍印。

  而后又恭敬的回到原位,跪在地上聽候下一道令旨。

  朱由校拿著一個玉如意輕輕的拍打著手心,閉著眼睛繼續說道:

  “你見到他們后,將朕的口諭一并告訴他們,不管是出了多大的亂子,有多少人不服,一律都按照諭令執行即可!”

  “如果爆發了民亂,不必請示南京的勛貴守備,還有當地那些官員,立刻出兵進行平亂,凡是參與者,一律誅殺,不給他們任何反抗和翻盤的機會!”

  皇室在南直隸的根基和權威實在是太淺了,皇帝上百年不去就算了,連個藩王也沒有,完全是那些勛貴和官員的法外之地。

  南京城的軍政大權,是完全掌控在勛貴和文官們的手里的。

  北京的勛貴,除了英國公以外,基本都是吉祥物,可南京的勛貴是有實權兵權的。

  南京的守備部隊,主要就掌握在勛貴們的手里,他們基本上是輪著來的。

  而南京守備大臣的任命,皇帝是有絕對任免權的,朱由校此刻真是謝天謝地。

  還好那些不中用老祖宗沒把這項大權給弄沒了,不然他真的不知道怎么辦。

  南京是大明朝的留都,更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。

  而且還是整個南方的軍事重鎮,政治中心,北京雖然是第一首都,可和南京根本無法相比。

  南京城池比北京要大的多,人口也高達一百多萬,其中多為商人以及士紳,經濟發展極其活躍。

  目前為止,是全世界最大、最繁榮的城池,沒有之一。

  南京也是是歷朝歷代當中,最大最廣的城池。

  北京這個首都,和南京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,不管是任何方面,就連居住的人口,也完全不及南京。

  皇城也是一樣,朱棣建的紫禁城,在南京皇城面前,就是個大一點的房子而已。

  南直隸也是全國最為富庶的地區,光是一個應天府,就比的上半個陜西了。

  北京君臣們吃的糧食,大多為南直隸通過漕運上供和運輸的,是整個大明朝的命脈所在。

  可就是這么重要的命脈地區,卻根本不受皇帝和朝廷的管控,頗有一種自治味道。

  總之就是,我們每年按賦稅的定額上繳,朝廷有什么人事任命,我們也全部遵從。

  可要是想讓他們干點別的事,為朝廷做點份外的貢獻,那根本想都不要想。

  皇帝在江南想要辦好一樁差事,就算有朝中大臣的支持,那也是難如登天。

  除非你具備著絕對的實力和權威,那或許能壓制住他們。

  而這個絕對的實力,指的仍然是軍隊,是受皇帝直接管控,唯皇帝命令是從的一支軍隊。

  只有這樣一支軍隊駐扎在南京,控制著這個官紳的大本營,皇帝的圣旨才能有效,才能執行下去。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