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哥小說網 > 大隋第三世 > 第249章:半島格局
  新羅國歷史悠久,其歷史追溯到漢朝時期,早期與中原王朝關系比較疏遠,到了西晉太康年間,曾有兩次辰韓朝貢的記錄,到了553年,新羅從百濟手中奪取漢江下游,取得了西海岸的出海口,從此得以與中原王朝往來的路徑。此后,新羅兩次朝貢北齊,五次朝貢南陳,其中北齊武成帝高湛于565年冊封真興王為使持節、東夷校尉、樂浪郡公、新羅王,這是新羅君主首次獲得中原王朝的冊封。

  在南北朝時代,新羅與北朝的關系以政治聯系為主,因此才能獲得冊封;而與南朝的關系則以文化聯系為主,因此有覺德、明觀、智明、圓光等人進入梁、陳求法,梁、陳也遣使新羅贈送佛舍利與經論。

  隋朝統一中原以后,真平王金白凈于594年遣使入隋朝貢,隋文帝冊封真平王為開府、樂浪郡公、新羅王。但是隨著高句麗、百濟日益強烈的攻擊,新羅所面臨的格局日益險惡,真平王打算借助中原的力量來擊退高句麗,遂于608年命僧侶圓光作《乞師表》,向隋乞師。

  隋文帝當然不希望高句麗統一半島,因為那樣就相當于旁邊出現了一個強大鄰居,于是經常替新羅和百濟撐腰,幫老二老三對付老大高句麗,高句麗心里自然不舒服,和隋朝的梁子就這樣結下了。

  早在隋文帝楊堅時期,隋朝就要求高句麗承認它是它的宗主國,不料遭到高句麗強硬拒絕,還對隋朝有領土野心,發兵攻打遼西,好在時任營州總管的韋沖統御有方,高句麗才沒討到便宜,軍隊被驅逐出境。

  楊廣三打高句麗的時候,新羅趁高句麗軍都在北線跟隋軍作戰,趁機奪取高句麗不少土地。等隋軍退走,高句麗怒而報復,新羅節節敗退,再打下去社稷不保,恰在關鍵時刻,楊侗出其不意的拿下了高句麗三分之一的領土,高句麗國力迅速衰弱下去。

  新羅真平王金白凈頗有能耐,對中原文化推崇備至,他以中原官制為準,完善新羅國的官制,是一個比較親近中原的國家,不僅對中原商人奉若上賓,還令長女金德曼多次出使隋朝,購買到大量先進武器和鎧甲,裝備改善的新羅打得高句麗節節敗退。

  高句麗看到大隋內戰紛飛,定下大隋無力繼續南下基調以后,對北方的大隋采取了守勢,聯合與新羅有怨的百濟武王對付新羅,免得新羅一家獨大。

  百濟武王摧毀了與新羅的和平盟約,對新羅展開征伐。不過百濟的實力終究遜色新羅,并非新羅敵手,讓新羅大將金萸信打得落花流水。

  真平王本意一鼓作氣,趁勢將百濟滅了,回頭在與高句麗一教高下。但就在金萸信對百濟動兵殺人百濟境內的時候,高句麗忽然集重兵寇邊,在金萸信回師防御的時候,高句麗打他一個伏擊,令新羅損失慘重,面對兩個國家步步緊逼,新羅步步敗退。

  而在這時,奸詐的高句麗忽然抽走了兵力,讓新羅和百濟打,而他則回師北上,準備挾大勝之勢奪回失陷在大隋手中的失地,這倒是給了新羅喘息的余地。

  新羅國首都,金城。

  新羅真平王金白凈在這天深夜忽然召開一個緊急會議,將兩個女兒金德曼、金勝曼和心腹大將金萸信一并叫到了跟前。

  “父王,召我們前來,可是百濟又打過來了?”金德曼美眸閃過怒火,對于不斷搗亂的百濟懷著強烈的痛恨之意,對于百濟屢屢壞事的百濟的敵視之心,甚至超過了世仇高句麗。

  金勝曼和金萸信也有類似想法,二人的臉色都不好看。

  金白凈緩緩搖頭:“我們的斥候從天朝那里得到了一條消息,他們的秦王殿下親率水陸大軍征伐高句麗,不日將到旅順郡。”

  金德曼、金勝曼、金萸信互望一眼,眼中都流露出興奮光芒。

  “父王,但不知秦王殿下這一次率領多少兵馬來戰?”金德曼問道。

  金白凈說道:“陸軍五萬,水師兩萬。”

  金勝曼失望道:“以前的隋帝動不動就百萬之眾,這一回怎么才七萬?”

  對中原相當了解的金德曼卻笑著說道:“天朝內部不穩,七萬大軍已經不少了,而且高句麗也非昔日的高句麗,加上旅順和襄平的守軍,隋軍已有十五萬大軍,實力與高句麗持平,而且秦王這五萬大軍莫不是以一擋百的虎賁之士,他們在馬邑殺敗過始畢幾十大軍,并奪回了漠南草原,之后,多次深入草原,殺得草原尸橫遍野,這五萬人用得好了,效果完全不亞于五十萬人。秦王殿下年少有力,平生無一敗績,所以,我們根本不用為天朝擔憂。我想說的是,我們應該如何利用這個機會,仗大自己。”

  金萸信亦說道:“百濟曾經臣服隋朝,接受隋文帝的冊封。隋武帝三征高句麗的時候,亦出兵附合。我們必須搶在百濟,向大隋表現出我們最大的誠意。”

  新羅與相鄰的兩個國家都有仇怨,因為實力問題奈何不了高句麗,另一個百濟雖不如新羅,奈何人家與高句麗結了盟,使新羅無法盡全力攻伐。新羅兩面受敵,疲于奔命,急于抱大腿的急切心態可想而知。

  “金將軍此言極是,大隋是中原第一諸侯!秦王殿下是大隋實際上的皇帝,他多次打敗宿敵突厥,沒有人能夠阻止他們崛起。我們決不能失去先機。”

  金德曼常年往返于新羅和大隋之間,對中原的了解勝過別人,她沉聲道:“百濟武王扶余璋是個奸詐的人物,一旦聽說秦王到了遼東,一定做好了巴結討好大隋的準備。事不宜遲,我們應該立即遣使前往旅順,再次表示臣屬之意。”

  金勝曼眨巴著眼睛道:“去當然要立即動身去,關鍵是如何去。高句麗不愿意見到我們與大隋結好,沿途必然是危險重重。我們只能走水路,唯一的辦法是從西海岸開城走水路到旅順郡的旅順城(原卑奢城),但為了安全起見,我們要做出全力進攻百濟之態。”

  金白凈看著金德曼、金勝曼這對姐妹花,感慨萬千,自己膝下無子,慶幸的是上天賜給他兩個如花似玉又極具聰慧的女兒,可以繼承新羅江山,算是不幸中的大幸。他沉吟了一下,道:“那你們認為派誰去最適合?”

  “我去!”

  “我去吧!”幾乎同一時間,金德曼、金勝曼異口同聲的說了出來。

  近乎相同容貌的兩姐妹相互對視了一眼,均是流露出了詫異之色,許久之后,金德曼沉吟道:“秦王性情與其他中原人不一樣,我和秦王有過多面之緣,對他的性情比較熟悉,而且我是第一王女,我去拜會最能體現新羅的誠意。”

  金勝曼看了姐姐一眼,說道:“要不,我們一起去?”

  金白凈皺眉道:“你姐姐去就夠了,你去做甚?”

  金勝曼侃侃而談道:“這樣更能顯示我們新羅的誠意啊!我們姐妹拜會秦王以后,一人回來匯報情況,一人就近看著秦王打高句麗,學習中原用兵之道,為以后一統三國做好準備。”

  金德曼贊同道:“妹妹言之極是。秦王是中原的常勝將軍,他肯定會很多精湛戰術,若是平時,他們肯定不會教我們,如果可以看著他們打高句麗,一些高深的戰法藏也藏不了。”

  金白凈看向金萸信,道:“將軍以為如何?”

  “稟大王,臣以為二位王女之建議極好!”

  “那好,你們備上厚禮,立即前去旅順。”

  ……

  高句麗的都城是位于貝水下游的平壤城,平壤也是整個半島最大城池,周長三十余里,人口四十余萬。

  高句麗本是遼東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度,但經過隋朝三次東征以及楊侗發動的遼東戰役,以及常年與新羅作戰,高句麗的軍事實力大不如前,兵力也不過二十余萬人,主要分布在南面漢江邊境,防御新羅,其次分布鴨淥水以的玄菟城、國內城,以及南余夫城以東的新城,以防御大隋。

  事實上,此時高句麗國內部也不平靜,高句麗平原王高元于前年病逝,隨即他的弟弟高建武登基,稱為榮留王,但高句麗的軍政大權卻掌握在莫離支淵太祚的手中。

  淵太祚的父親淵子游也是高句麗的莫離支,說起來,淵子游是高句麗百年難得一遇的杰出人才,他文武雙全、威望過人,在掌權期間輔佐高句麗王高元收攏人心、發展生產、積聚國力,高句麗能在遼東稱雄,并引起隋朝的注意與忌憚,都與淵子游有莫大關系,論起對高句麗的貢獻自然是首推淵子游。

  在楊廣第一次遠征高句麗的時候,第一個站出來就是淵子游這位執掌軍國大權的莫離支。他親自領兵與隋軍對決于遼東第一線,牽制住隋軍主力,從而確保了遼東不失。

  但當時,隋軍久攻遼東城不下以后,兵多將廣的楊廣索性兵分三路,他留幾十萬主力在遼東圍攻遼東城,成功的牽制住敵人以后,令大將軍來護兒和周法尚統領水師從海路進攻高句麗國都平壤城;又令大將軍宇文述統帥三十萬大軍越過遼東諸城,直接向鴨淥水進軍,與來護兒的水軍南北夾擊平壤。

  當時高句麗的主力精銳都聚集在遼東前線,平壤哪有實力抵擋隋朝水陸大軍?高句麗上下震動不已。

  在這時候,乙支文德橫空出世,他看破隋軍后勤不濟的缺點,與高建武采取誘敵深入的戰術,連送隋朝十場大勝,從而拉長了隋軍補給線。然后以詐降之計逼退隋軍,緊接著一把大水,將三十萬多名隋兵沖的七零八落,淹死無數。高句麗軍的平壤守軍,趁機向隋軍發起了猛烈的攻勢。饑寒交迫的隋軍一觸即潰,落荒而逃。直到鴨淥水邊才擺脫了高句麗軍追擊,渡過鴨淥江的三十萬大軍只剩兩千七百人逃回遼東,軍械物資損失殆盡。

  故而整個高句麗對于主導了薩水之戰,一舉扭轉戰局的乙支文德敬若神明,以至于有高句麗軍神之稱號。

  乙支文德出身貧寒,卻官居太大兄也就即是副宰相,在高句麗可謂兩人之下萬人之上,相當了得。除了高句麗平原王高元,在他上面也只有淵氏家族的族長淵子游。但是他的威望嚴重威脅到了高句麗第一世家淵氏的地位,引起了淵子游的嚴重不滿。

  乙支文德爭不過淵子游,不得不選擇退讓,如今高元和淵子游相繼死去,繼承王位的高建武也算是一個有為之君,只是生不逢時正好生在了權臣當政的時代,他雖然掌握了高句麗的政權,然而軍權卻至始至終都握在淵子游的兒子淵大祚手中。他為了制約日益強大的淵氏,啟用了與自己一道發動薩水之戰的乙支文德。

  如今的高句麗雖是一個國家,但國內勢力一分為二,薩水以北是淵氏的地盤,如今淵氏在國內城一帶部署了七萬重兵,另外在薩水北部也部署了五萬重兵,這十二萬大軍都掌握在淵太祚手上。

  榮留王高建武的勢力則在薩水以南,除了在前線與新羅對峙的四萬軍隊以外,國都平壤尚有四萬軍隊,既是守御國都,也是防止淵氏發動政變。

  正因為平壤控制在高建武的手中,所以淵太祚為首的淵氏幾乎無人住在平壤,即使有事處理也是來去匆匆,防止被高建武暗害。所以連平壤小兒都知道,高麗君臣之間有著極深的矛盾。

  但近來,高句麗君臣難得的達成了共識,那即是趁中原內亂,邊境不平之際,雙方各出七萬大軍,以淵太祚為主帥,乙支文德為副帥,大軍在薩水邊用隋軍尸首堆積起來的京觀盟誓,齊心協力、同心同德的收復失陷于大隋的遼東故土,消息傳出,海東三國上下為之震動。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